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及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關于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的決策部署,提高金融機構盡職調查效率,降低信貸風險,青島市多部門聯合牽頭搭建了青島“信易貸”平臺,在企業授權和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,探索出一條公共信用和市場信用融合應用、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、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創新性舉措。
一、以“信用畫像”為企業融資“增量”
平臺依法歸集全市190萬家市場主體的基本信息、經營信息、監管信息和司法信息等四個維度數據信息,全面對企業進行“信用畫像”。同時,平臺具備動態跟蹤、智能預警等功能,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設置預警觸發條件,獲貸企業一旦觸發金融機構定制的風險監測條件,平臺會向金融機構發送預警信息,為金融機構貸后監控提供數據支撐。
二、以風險共擔讓企業融資“降價”
制定多元融資擔保和風險緩釋政策,以風險共擔方式降低信貸風險,解決金融機構后顧之憂,讓金融機構“愿貸”。同時加強風險緩釋,以增量補貼和風險補償疊加方式大幅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,對金融機構上年度小微企業貸款凈增量的1%進行風險補償;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,針對“人才貸”等產品的不良貸款損失補償比例達80%。對擔保機構、再擔保機構分別按照年擔保額的1.5%、0.5%進行補助。組建青島融資再擔保公司,利用財政資金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。按再擔保代償額100%對重點產業予以補償,推動融資擔保服務向重點產業傾斜。
三、以便捷服務助企業融資“擴面”
暢通政銀企信用數據通道,全面獲取企業融資需求,精準推送至相應金融機構,讓金融機構“能貸”。開發“信易貸”“金農通”“融資通”“才賦金融平臺”等銀企對接平臺,實現全市融資需求統一管理。創新信貸供需雙方“實時對接、雙向選擇、信用支持”服務模式,發布“稅e貸”“惠農貸”等產品141個,部分產品實現“秒批、秒貸”。
四、以技術創新推企業融資“提質”
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保障數據安全,豐富信用信息應用場景,為企業快捷融資、多元融資和跨區域融資提供有效支撐。金融機構審批放款時間同比縮短3-5個工作日。一是數據直聯提高信貸服務效能。企業融資需求和信用報告一鍵直達51家金融機構、472個銀行網點、1684多個銀行客戶經理的辦公桌面,金融機構無需切換網絡即可實時處理企業融資需求,大幅提升服務效率。二是平臺互聯拓展多元融資渠道。平臺連接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信用管理系統,將參股基金、基金管理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納入監控,開展“信易投”業務,實現投貸聯動、雙向賦能。
目前,平臺已歸集納稅、社保、水電氣暖、公積金、司法裁判、財產保全、知識產權等數據,可調用數據超30億條,基本實現實時或T+1更新,全面刻畫“企業生命體征指標”。同時,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企業授權數據存證、信用信息共享問題,采用隱私計算進行聯合建模,以數據“可用不可見”方式實現政務數據合規使用。此外還創新構建信貸供需“實時對接、雙向選擇、信用支持”的服務模式,實現企業融資需求和信用報告一鍵直達金融機構。
近兩年,全市51家金融機構已簽約入駐平臺,發布金融產品142項,幫助14000余戶企業獲得銀行融資超900億元。平臺在模式、功能、技術、安全層面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,2021年獲評國家發展改革委“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示范平臺”, 形成以信促融的“青島模式”。
案例代表:青島市發展改革委